
Aydogan Ozcan: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校长讲席教授和霍华德×休斯医学研究所教授。主要研究领域为物理与波电子学,专注于计算成像、深度学习光学、显微镜技术、全息术、传感和生物光子学等一系列前沿交叉学科。杰出科学家和创新者,美国国家发明家学会、美国物理学会、美国科学促进会(AAAS)、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(IEEE)等众多权威机构的会士。获得了众多顶级荣誉,包括荣获ICO奖、美国“青年科学家总统奖” (PECASE),并被列入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“35岁以下创新者”榜单。两度获得沃达丰美洲基金会无线创新奖,并获比尔及梅琳达×盖茨基金会大挑战探索奖和海军研究办公室(ONR)青年研究员奖。其研究工作在推动全球健康、医学诊断及计算成像技术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Edmund Y. Lam:香港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教授、计算机科学系客座教授,并担任研究生院助理院长、计算机工程项目主任,成像系统实验室主任;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客座副教授。研究聚焦于计算光学与成像领域,涵盖算法设计及应用开发。发表了超过400篇学术论文。于2008年获香港大学“杰出青年研究者奖”(工程学科唯一获奖者),2019年再获“杰出研究者奖”。多个国际权威学术组织的会士,包括Optica(原OSA)、SPIE、IEEE、IS&T、IOP及HKIE,并曾获IBM Faculty Award。曾任OSA图像传感与模式识别技术组主席,现任《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Circuits and Systems》副主编、《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》高级区域编辑,并长期在OSA、SPIE、IEEE及ACM等重要国际会议中担任委员或主席。

诸葛碧群: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(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)教授、副院长,博士生导师,国家青年特聘专家。2009年获得浙江大学光电系学士学位,2012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光传输与光互联、智能光网络和光无线融合。在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。主持和参与多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。曾担任OFC等会议子领域主席和Optics Express等期刊编委。在OFC和ECOC等国际会议上作Tutorial和特邀报告三十余次。入选2020年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中国区“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”,指导学生获得OFC康宁杰出学生论文奖、IEEE光子学会研究生奖学金、OPTICA 康宁女性学者奖学金、SPIE教育奖学金、上海交大学术之星、华为天才少年等。获上海交大卓越教学奖、教书育人奖、教学成果奖、“青年岗位能手”称号等。

曹良才: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和美国光学学会OPTICA会士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。2005年获得清华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,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,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和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,研究方向主要为全息光学成像与显示技术。

